/既见森林 又见树木/
来源于:管理员 发布于:2022-06-28 14:48:24
摘要:
观察力就是人观察事物的能力,它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,也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。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,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,促进其观察力的提高,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观察力训练活动的旅程。
通过心理活动课,老师运用多种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:
首先观察事物整体,依次逐渐增加观察时长,事物细节数量等特征逐渐清晰,让学生体会耐心细致观察带来的乐趣,不断涌现新的发现。
Gradual overtime observation
引导学生练习写观察日记。达尔文小的时候很喜欢观察,收集了很多的标本,可是标本的摘要却很不完全。他的舅舅看到这种情况,耐心地鼓励他说:“只做摘记是不够的,要把你当成一个画家,但要用文字而不是线条和色彩。当你描述一种花、一种蝴蝶、一种苔藓的时候,你必须使别人能够根据你的描述立即辨认出这种东西来。”达尔文听从了舅舅的话,在后来的日子里认真地做好日记,这些日记成为他科学发现的重要资料。
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。训练初期,尽量让学生表述看到的事物的特征,在他谈完之后再问“什么是主要的特征?”比如:通过观察动物或卡通形象的影子猜出影子的主人,首先学生找出影子的一些特征,猜想是哪一类动物,最后再询问能确定影子主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?从而启发儿童将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加以区分。
引导学生开始注意事物的不同之处,知道他们的差异。通过找出众多面孔中最特殊的面孔,引导学生用对比各张面孔的五官、头发的不同之处的方法寻找正确答案。在观察过程中,注意力由求“同”转为求“异”,是人观察力的一次飞跃。因为,寻找“异”的过程就是锻炼观察分析、比较、归纳能力的过程,也是早期发明创造、科学实验的萌芽。
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,关注事物关键信息,抓住核心。尤其是在对文章、图片进行解读时,需要有意识抓住关键信息,这样观察才是有效的。课堂上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片寻找关键信息,将两幅图片主旨用成语表达出来。
跟踪观察法是指在不同时间、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进行间接地、反复地观察,以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,掌握规律,进而对类似情况做准确的分析和判断。课堂上以简易的方式让学生观察花生从开花—形成子房柄—形成果实的过程,了解落花生这一名称的由来。
Tracking observation method
世界上并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本次活动以闯关游戏为主线,通过游戏训练不仅让孩子体验观察力带来的乐趣,爱上观察;同时也让孩子掌握锻炼自己观察力的方法,学会观察。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观察习惯,在平凡的事物中找出更多有趣的东西,在观察中获得更多的知识,成为一个更加有趣而又智慧的人。
文稿|叶秀珍
摄影|刘昭言
编辑|尹 恺
审核|何 娟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